雙語教育的四個途徑

Asian bilingual child studying at desk

那麼如何鼓勵促進孩子雙語成長呢?無外乎有四個渠道:在家裡不講英語,父母中一方或者家裡其他人有至少一個祗說非英語語言,去雙語學校讀書,週末或業餘時間上語言學校。

上一篇說了說我對雙語家庭孩子是否要雙語成長的看法。英語大環境中,人工智能的翻譯功能已接近完善的情況下,其他語言作為工具的價值逐漸下降。但是語言作為通向文化的「奧之細道」仍舊存在。雙語家庭的孩子用母語方式去習得另一種語言,要比用第二語言學習方式的人有優勢,可以更自然而然的掌握語言運用的能力和欣賞語言產出的文化結晶。所以我覺得我們給孩子的禮物並非只是一種語言,而是一個更豐富的精神世界。

那麼如何鼓勵促進孩子雙語成長呢?無外乎有四個渠道:在家裡不講英語,父母中一方或者家裡其他人有至少一個祗說非英語語言,去雙語學校讀書,週末或業餘時間上語言學校。當然大部分雙語家庭是不會祗用一種方法的,有意無意中孩子通過多個渠道形成了自如地分辨場合使用兩種(或多種)語言的習慣。而各種渠道其實也是殊途同歸,目的是為孩子提供一個非英語的環境,盡量複製native語言習得的過程。

在家不講英語

這種情況大概在前殖民地國家和地區比較常見,比如印度,回歸前的香港,新加坡。大部分人的母語和文化傳統都是非英語,而社會上通用的是英語,英語是教育,政府,商業,傳媒的首選語言。印度有120多種語言,270多種方言,只有印地語和英語是大家交流的共通手段,所以幾乎每個印度人都是雙語或多語成長起來的。出外說英語,關起門來講「自家土話」成為了一種準則。

這個方法放在住在北美的雙語家庭適用嗎?前提是父母有英語以外的共通語言。比如第一代移民家庭,家裡人都是華裔,或者都是多語人士。一貝小時候我家算是這種情形,當時祗有一貝、我、和爺爺(我爸爸,嚴格來說是姥爺,外公,但是叫爺爺簡單也習慣了)。我和爺爺互相祗說中文,一貝最開始說話便也是中文。她嘴裡蹦出來的第一個詞兒是『燈』,當時她剛過一歲生日,晚上從窗戶看著外面點亮的路燈。

三歲上幼兒園時她日常交流都是中文,英文基本沒有說過,祗是從電視節目和偶爾去公園玩認識的其他小朋友那裡聽到。以至於幼兒園班上另外一個華人孩子的媽媽驚呼怎麼一個「美國」小孩兒一口地道的東北話!?

如果家裡人沒有英語以外的共同語言,在家裏不講英語就比較難了。我有個同學是上海人,老公德國人,住在波士頓。她不會德文,老公不會中文,夫妻交流祗能靠英文,所以他們培養雙語孩子用的是第二和第三種方法。

父母或家裡至少一人祗講非英語

這個方法聽起來挺簡單,且普遍地適用於北美的雙語家庭,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難度的,因為我們管不住自己的嘴,會圖省事說英語。上面提到的我的同學,她和孩子們講話就用中文,她老公和孩子們說德文,然後孩子在學校和社會上說英文。孩子小的時候還可以,而且也知道媽媽問話用中文回答。但是孩子一大,就明白過味兒了,媽媽其實是懂英文的嘛,媽媽和鄰居阿姨學校老師都是說英語的,那我說英語,媽媽也不會聽不懂了。

我家現在的情形也差不多。雖然我有時和孩子們講中文,但大多時候還是用英語。有時我正和阿開談論事情,孩子來問句什麼,明明在說英文要變成中文回答,感覺特別突糾。幸好有爺爺祗說中文,不(太)懂英文,孩子們有一個長年的非英語陪伴。

奈飛上的實錄節目Babies裡有一個美法混合家庭,媽媽堅持祗說法語,孩子雙語能力很強。有一幕吃早餐的時候女兒不但和媽媽對答如流,還能把媽媽說的話翻譯給爸爸。

有的家庭也會邀請非家庭成員參與孩子的成長,在日常中給孩子使用非英語的機會,加強非英語接觸。我大學時的同學,媽媽是哥倫比亞人,爸爸是美國人,從小在美國長大,家裡顧了兩個哥倫比亞出身的阿姨幫忙,和阿姨說話必須用西班牙文。另有個朋友中國人,老公美國人,為孩子請了個中國女生Au Pair,鼓勵孩子多說中文。

雙語學校

雙語學校主打一個浸潤式教學,但是浸潤程度不同,良萎不齊。就波士頓來說,有外交官把孩子送過去的年學費幾萬刀的國際學校,也有移民社區裡的免費公立學校,都是雙語教育,但是孩子幾年後的語言掌握能力明顯的不一樣 (不一定貴的就更好)。

而且在北美英語主流的社會裡,浸潤式外語教學頂多能維持到小學高年級。到初中高中了,你還能用中文去學物理化學微積分嗎?你用中文學了,以後考SAT出題都是英文,那些術語你不懂,還怎麼答題。我們在劍橋住的時候,一貝上哈佛校區公立的中英雙語學校,其實中文浸潤式教學祗到三年級,四年級往上,保留每天一節中文課,其他的數學自然社會科學都是英文教學了。

這種情況和在其他國家上英文浸潤式教學的學校是不同的。比如說你在北京上英文國際學校,全英文教學,將來的目的是到英語國家去繼續求學工作。但是在波士頓上中文,日文,德文國際學校,又有幾個小孩以後是想到中國,日本,德國發展的呢?即使去,大概也會在美國讀完大學吧,所以還得應付美國大學的升學評估系統。

我認識的大部分把孩子小的時候送到雙語幼兒園小學的波士頓的家長們,初中高中都回到主流學校了,要麼搬到近郊的好學區,要麼考私立寄宿學校。除非父母有計畫將來離開北美,比如我的同事美國人Anglela,嫁給了德國人工程師,將來老公調回德國汽車公司總部,她和孩子會一起移居那邊。德國高中大學都是免費,也不乏老牌名校,他們很希望孩子去德國唸書,也一直在家和孩子說德語,用德國的小學課本給孩子補課。

週末語言學校

在北美華人群裡提起中文學校四個字,也許會勾起酸甜苦辣各種記憶。之前提到過我學生時代曾經教中文賺點零花錢,其中一個差事就是中文學校的老師,前前後後幹了六年,主要負責小學高年級到初中的學生,是學校的最高班,另設了一個成人文化教育班,教對中文感興趣的大人(多是二世三世華裔和領養了中國小孩的美國家長)。

我和一起工作的老師們對教中文是蠻有熱情的,當時真的是很投入,很認真的在教,也經常參加的業界交流會,學習新的教學方法,不斷自我改善。但是效果並不很明顯。大多數學生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放學了什麼都忘了,下個禮拜再重教一次。

所以我的孩子們都沒有去過中文學校。也不是所有中文學校都一無所成。前陣子認識了一個二代移民的中國人男生,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每個禮拜風雨不誤地上中文學校,現在不光交流沒問題,還能讀寫。他說當時真的是苦,他上的那所中文學校用的是國內的教育方式,紀律嚴謹,每節課都有作業,寫得不好老師找家長談話。但是回頭來看,他很感激爸媽逼著他去,也自豪自己堅持了下來。

國際雙語學校也好,周末中文學校也好,到頭來還是看你住的地方有沒有這類教育資源。東西海岸的大城市多的選擇,中南部的小村莊就不要奢望了,培養孩子的雙語能力還是靠家裡努力了。

其實還有第五種渠道,就是帶孩子去另一個國家暫住。很多一代移民的家庭選擇把孩子送回原國家和爺爺奶奶叔伯阿姨表兄弟們度過童年。但這樣實際上並不是雙語成長,而是單獨的非英語環境成長了。最然這樣做對孩子習得母語和傳統文化有很大幫助,把稍大的孩子接回父母身邊後又要重新學習英語,有的時候不免覺得是零和遊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