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家庭的孩子就一定要雙語成長嗎

多元文化也許是雙語家庭孩子的終極優勢

人工智能逐漸發達,在英語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還用不用學另外一種語言,學習語言的利處究竟在哪裡,雙語家庭的孩子又有什麼優勢

爺爺回老家探親半年,家裡沒有常說中文的人,明顯感到二貝和三貝的中文水平日漸下降。老二本來就有些語言障礙,說話比較晚,兩歲時去做語言康復訓練半年多才趕上同齡人,所以當時衹想先把英文學會了再說,幾乎就沒有和他說過中文。老三倒是說話早,又一直和爺爺住一間屋子,已經掌握了挺多中文詞彙,可是爺爺一走就忘了。

爺爺回來之後,老二老三都變成了聽到中文還是用英文回答,不時的還問一句 What did you say? 甚至老二前兩天居然問我 Why are you talking to Grandpa in Spanish? 我的兒,你不會說中文也就罷了,不至於別人說的是中文還是西班牙文都分不清吧。

後來一想,小孩子大概在幼兒園聽到西班牙文,然後就用『西班牙文』去蓋括所有的非英文語言吧。於是溫柔的和他解釋,二貝你知道西班牙文好厲害哦,但是媽媽和爺爺是在說中文啦,然後不忘記加上點正面強化,你其實也會說的呢,你能聽懂我說什麼對不對?二貝不語,扭回頭看電視了。

那麼雙語家庭的孩子究竟要不要貫通雙語成長?利弊又在哪裡呢?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要考慮到幾個方面,也就是孩子成長的時代,大環境裡的強勢語言,父母及家裡人掌握的語言,和學語言的目的。

先說說時代。我自己成長的過程還是蠻幸運的,從出生到成年在三個不同的國家度過,沒費多大力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三種語言的 native speaker,甚至分到了多語的紅利,學生時代兼職教中文日文、做翻譯掙了些外快。 

一貝出生的時候,有位學長(也是位多語人士,台灣長大的美韓混血)跟我說,語言是你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之一了。所以一貝的第一語言是中文,三歲上幼兒園了才開始說英文,堅持下來現在也算流利。

但是十年後二貝出生的時候,電腦的翻譯功能已經很完善了,除非國家大事外交部長講話,日常交流已經不需要有人來翻譯了。小說散文,商務合同,使用說明書,二百多個語言隨便選,人工智能幾秒鐘就給你交卷。好像學會運用已有的和不斷開發出來的電腦工具要比學會一門語言更實用了。

在北美成長的孩子,大環境裡的強勢語言無疑是英語。也就是說,不管你是不是刻意地去學,英語最終都會成為你最熟悉,最拿手,最流利的語言。而恰巧英語也是國際上的通用語言。

我們都對英語國家的人持有的一種觀點不陌生吧『讓全世界的人都來學英文吧,那是他們的責任,我會英文我怕什麼,我不需要學習他們的語言。』當然不是所有的英語母語人士都是這麼想,但是我們也不能否定這種觀念有一定的真理在裡面。

相比之下,我們如何來定位父母能贈與孩子的其他語言呢?如果是中文或西班牙文這樣的,能和英文在流通性上抗衡的語言,習得的價值是否更高呢?或者反過來說,如果父母會滿文,納瓦霍語,夏威夷語等瀕臨滅絕的語言,孩子習得語言過程中實現的血脈和文化的傳承是否超越了語言本身的效用呢?

也許答案還是在學語言的目的裡。但這又是個偽命題了,因為尚在咿呀學語的嬰兒又怎麼可能告訴我們他以後要中文去做什麼,我們只能說作為父母,希望孩子以後能多些選擇去做什麼。

像前面所說的,今後電腦和人工智能會越來越發達,語言作為一種技能,一種工具會繼續貶值。所以如果學語言祗是想用來在旅途上,生意上,學術上,或者日常中交流的話,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我覺得懂一門語言的真正的利處,也是短時間內不可被電腦代替的功能,是精神層面的,是通過語言感受到的文化上的共鳴。比如說你可以去讀原版的文學作品而不用擔心翻譯過程中失去的細微的用詞差別,可以理解黯然銷魂掌的含義,賈雨村和甄士隱的影射。比如說相聲小品的梗能讓你捧腹大笑,繼而再回味裡面的字字珠璣。比如說你可以為歌曲中的某一句詞而感動流淚。

當然中文能達到讀懂金庸與曹雪芹,聽懂馬三立與鄧麗君的境界是要有極深的語言造詣的。通俗祗是就土生土長的以漢文化為本的人而論的,對於『你怎麼來了』和『你怎麼來的』都分不清的第二語言學習者來說是望塵莫及的。

所以歸根結底,多元文化也許是雙語家庭孩子的終極優勢。不管父母是否刻意的去教孩子,從小潛移默化中孩子已經熟悉的這門語言的運作規則,大腦裡開啟了母語的學習模式,更直接的感受和吸收語言的精華。從而開啟了一扇門,從中孩子可以探索那個深遠悠長的文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