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感大流行,來勢兇猛,我家有好幾個人已經中招。我和阿開,幾個大孩子都已打流感疫苗,還好症狀較輕。一貝冬假回家,就說有些不舒服,吃了幾天的布洛芬。三貝發燒一天,嘔吐了兩次,就好了。我則是渾身酸痛,喉嚨痛,咳嗽,流鼻涕一個多禮拜,每天堅持服用黑白片也漸好。阿開只有些喉嚨痛都沒用吃藥。爺爺素有高血壓的基礎病,又沒有打疫苗,和我的症狀差不多但是較重,拖拖拉拉了三個禮拜才緩過來,其中有幾天都必須臥床休息。
四貝五貝兩個小家伙則比較慘,出生六個月本應去打第一針流感疫苗,誰知疫苗還沒打上呢,先被病毒幹到了。四貝大概是被我傳染的,發燒,渾身出疹子,嘔吐,腹瀉,咳嗽,鼻塞,渾身疼痛,無精打采,凡是流感的症狀都經歷了。
第一天發燒,我餵了他一劑泰諾,體溫降了下來,但是第二天早上又燒起來,畢竟孩子小怕引發出併發症,便帶他去我們醫院的急診室看了醫生。鼻腔測試確診了是 influenza A,而且同時也感染了另一個常見的上呼吸道病毒 adenovirus,可憐的四貝被雙重打擊。
幸好心肺功能正常,不需要住院治療,醫生給開了防嘔吐的 Zofran,囑咐回家繼續交替著吃泰諾,布洛芬降溫,胃腸不舒服可以暫時喝電解質水保持身體水分夠,先不喝奶也行。
寶寶流鼻涕,鼻塞,呼吸就會難受,而且吃奶喝水的時候鼻子堵住了無法呼吸,吃幾口就得吐出奶嘴,用嘴呼吸,再去吃幾口,吃不飽又費力氣,還容易嗆到。
所以在急診科的時候,護士便用鹽水給四貝清洗鼻腔,再用真空吸管把鼻涕吸出來,立刻感覺呼吸通暢很多。醫生也囑咐我們回家要繼續做,每次餵奶餵水之前都要吸鼻,晚上睡覺前也吸一次。
具體怎麼做呢?那就要用到空氣球吸出器了,也就是 bulb suction。(也有人叫它洗耳球,但是我從沒看過醫護人員用它洗耳朵。)這個東西是軟塑料做的圓球,連著個兩吋長的尖嘴。生孩子的時候醫生會用它吸出新生兒嘴裏殘留的羊水。因為吸出器是一次性的,患者之間不能重複使用,每個新生兒都會開封一個新的,醫生用完之後就交給父母,出院的時候記得把它帶回家,留著以後用。
如果寶寶出生的時候沒拿,或者後來丟掉了,家裏沒有,那麼也可以在藥房買,也可以管小兒科醫生和急診科醫生要一個。

空氣球吸出器的用法其實很簡單。依次做下面的步驟:
- 把吸出器拿在手裡,食指和中指夾住吸嘴,拇指摁球形成真空。
- 把吸嘴尖插入寶寶鼻孔,不用太深,2-3毫米即可。
- 放開拇指,球部還原,吸力就把鼻子裏的黏液帶出來了。
- 把吸出器從寶寶身上拿開,對準紙巾,再次摁壓吸球,把裏面的髒東西推出來。
- 一個鼻孔吸一兩下即可。你會聽到黏液被抽上來的聲音,然後看到黏液被推到紙巾上,還是蠻有成就感的。
- 如果鼻涕很黏,可以在吸之前,每個鼻孔裏滴幾滴生理鹽水(saline nasal spray,藥房有賣,無需處方)稀釋一下。
- 用完吸出器,反覆吸幾次清水把裏面清理乾淨,以便下次再用。
當然開始時寶寶對吸鼻是有抗拒的,吸的時候可以用另外一隻手扶住寶寶頭部,再把拿著吸出器的手的無名指和小指貼在寶寶臉頰上,這樣就比較容易對準鼻孔了。鼻涕吸出來,呼吸通暢,寶寶也舒服很多,做幾次之後他就會明白,不那麼躲著吸嘴了。

市面上也有更複雜的吸鼻裝置,包括一種父母把管子一頭放在嘴裡吸的,但是我覺得都不如空氣球吸出器簡單又好用。
至於網上有媽媽說害怕把鼻竇吸出來,那是不可能的,鼻竇和鼻腔隔著骨頭呢。這位媽媽可能想說的是怕把鼻甲吸出來,這種顧慮也是不存在的,鼻甲在鼻腔深處側上方的位置,吸出器的吸嘴只進入鼻孔一點點,是不會接觸到鼻甲的。
遵循醫生所說,我給四貝吸鼻,餵藥餵水,體溫控制住沒有再發燒,一個禮拜過後嘔吐腹瀉的症狀減輕許多,身上的疹子也基本消了,算是康復,可以上幼兒園了。
前腳把四貝送去幼兒園,後腳又把五貝接回來,原來五貝也開始有症狀了,和四貝差不多,只是沒有發疹,鼻塞更嚴重,還有結膜炎的徵兆,眼睛紅紅的直流眼淚(應該是adenovirus引起的)。因為四貝已經去醫院測過,知道是什麼病源,也知道怎樣處置,就沒有再帶五貝去,而是拜託我們的兒科醫生給五貝開了和四貝一樣的處方。
五貝鼻涕流到鼻腔深處,往下到嗓子裡,黏液卡著呼吸困難,所以更得頻繁吸鼻。晚上睡覺時聽到他呼呼喘,就馬上拿吸出器來,黏液吸出來之後,就聽到他呼吸的聲音變清。吸一次能挺一個小時左右。
阿開和爺爺奶奶聽著五貝喘,都十分擔心。我拿聽診器來聽他肺,雖然呼吸緊促,但是肺音清,說明還是上呼吸道的問題,看寶寶臉色,夾手指測血氧飽和也正常,應該不是肺炎,也就讓家屬們放心。繼續觀察調養,五貝也一個禮拜之後轉好。
流感在我家算是循環了一圈,大家都熬了過來,孩子們增強了幾分免疫力,是時候跟可恨的病毒說拜拜啦。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