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真的很重要嗎

scantron sheet are test important

一貝考完化學,給我打電話過來,表情有些沮喪,說也許考砸了。明明做練習題的時候,全套做完還有很多時間,實際考試,卻最後沒了時間,有一道大題根本沒答,還有拿不准的選擇題也沒來得及再想一遍。我說,你做到自己的最好,就可以了,考的結果如何,都沒關係的。

又是一年一度的AP季節,這兩個禮拜全國統考。AP是Advanced Placement的縮寫,可以翻譯為進階先修課程,又叫大學先修課程,意為學生在高中期間就可學習大學入門級水平的課程,並通過考試證明自己已掌握的知識,在申請大學的時候抵換學分或者獲得直接進修中上級課程的資格。

AP是美國土生土長的系統,幾乎所有高中無論公立私立有有開課,美式教育的國際學校也有,少的兩三門,多的二三十門,一年下來學完了統一考試,和這一年同時學這門課的所有學生較量。對於大部分高中生來說AP是他們在學校裡能上的最難的課程了,比如學習化學的話,有普通化學,優等生化學,AP化學三門課,如果你選了AP,那麼表示你在努力挑戰自己,不甘平庸。

一貝的學校並沒有官方認可的AP課程。學校的說法是,我們這兒的課程內容已經超越AP了,比大多數的大學入門課程還要難,若要非得按照AP的題綱教,反倒侷限了我們學生的知識量和探索意願。但是每年依然會鼓勵學生參加AP統考,這樣可以和其他學校的學生有個比較(倒不是說校方在乎這個,你懂我的意思吧)。

一貝今年剛好拿了化學和預科微積分,便順便報了這兩門課的AP考試。上課之餘,跟著AP提綱的複習書把學到的知識點一一歸類溫習。然後幾套練習題做下來,自我感覺還行,就去參加考試了。

昨天她剛考完化學,給我打電話過來,表情有些沮喪,說也許考砸了。問她為什麼會這麼想呢? 答曰,明明做練習題的時候,全套做完還有時間回去確認答案,實際考試,卻最後沒了時間,有一道大題根本沒答,還有拿不准的選擇題也沒來得及再想一遍。聽起來大概實際考試出的題的難度高於了她之前做過的練習題。

我問,你覺得你答的盡力了嗎?她說,我努力了啦。我說,那就好啦,你做到自己的最好,就可以了,考的結果如何,都沒關係的。你之前已經努力練習,考的時候也每一道認真的去做了。這次考試卷子上的題難度增加了,這是你預想不到的。 而且卷子比練習題難,那麼其他學生也會覺得難,因為大家都是用差不多的練習題複習的嘛。你知道這個考試是曲線評分的,所以要是大家都考的不怎麼樣的話,也許你的分數還不會太低呢。她聽了連連點頭,不再糾結這件事,去上下一節課了。

這是一貝第一次考AP,其實分數如何,我覺得真的不重要。首先近年來申請大學的時候AP課程和分數佔的比例越來越小了。很多大學連SAT都不要求考了,更不會要求看你的AP分數。如果你得5分(滿分)當然有一點點的優勢,但是也不會為了這個就一定錄取你。更多時候,大學會把你上沒上過AP當作你是否有內驅力,永遠力爭超越自己。

一貝今年拿的化學和數學課都是加速班,屬於同科目裏「最難的課程」,已經達到了Push自己的目標了。去年剛上高中時被挑進了九年級加速物理班,硬著頭皮熬夜學下來,也是一個道理。功夫不負有心人,她這幾門加速班的成績還不錯,足以證明她有求知慾,也可以承受挑戰帶來的壓力。學校的課程沒有按著AP的提綱教,所以考試分數並不能說明她學得好不好。

那為什麼還要參加考試呢?這還是她自己提出來的,想試一下,體驗一下,而且她有幾個同學也考過,她有點兒競爭心理,覺得別人能行我就也能行。如果考好了,報大學的時候多一條附錄,考不好,就當積累個經驗。這跟有些成年人沒事兒閒著就考個專業資格,收集證書的心裡差不多吧。所以她心裡也是知道的,這次考試並無舉足輕重,但是考完了還是會被自己的發揮影響心情。說明她是認真的對待考試這件事的,這一點讓為娘的感覺很驕傲。既然決定去做一件事了,就要上心,盡量努力做到最好,做完無悔。

要是刻薄的一點兒,試著問一貝能不能做得更好呢?也許她應該多刷幾套題,擴大複習的範圍,把難度高一點的都弄的故瓜爛熟。這就需要她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備考上面,也意味著在生活其他方面要做出相應的犧牲。但是她這個學期還有學校的課程要修,作業要寫,舞蹈隊表演要排練,划船隊每天操練週末比賽要參加,琴要彈,獨奏發表會的曲子要背,跟朋友去海邊走走要放鬆一下,然後飯也要吃,覺也要睡。

我相信一貝對自己時間的安排是合理的。 她重視考試這件事,騰出了一部分時間來備考,但是沒有讓考試佔據了自己的生活,沒有因為考試而否定了一切其他的活動。她在自己的學業和生活找到要先次序並維持了平衡,已經很了不起了。

回想在東亞文化的應試教育中孩子們被從小訓練成考試的機器。結果對考試以外的東西一無所知也沒有興趣,生活能力,社交能力,體能健康都欠佳。

考試是評價知識儲備的工具,但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只會答題的學生始終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到頭來考上了大學卻不知道如何把書本上的東西和現實接軌,發現十幾年來追趕的目標是如此的空虛,甚至覺得生命毫無意義。

與其考試考得好,我更希望我的孩子們能隨學隨用,用學到的知識去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去創造,去改變生活。

當然,能應用知識的學生,考試也不會太差。特別是華人,在幾千年的科舉制度的篩選下,考試好,能考試,早已刻入了我們的基因。(古代一夫多妻制,沒能金榜題名的男人大多失去了繁殖後代的機會,所以恭喜我們,今日活著的華人,祖上都是發達過的。)稍微學一下考試技巧,認真讀題,細心回答,就能考的不錯,即使不是滿分,也得個八九不離十。我認為這樣就夠了。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